仓城的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市河两岸线上配资开户论坛,还有中山西路和秀南街。秀南街北边临河,这里的百年老宅经过修葺,不仅有着文艺调性,更是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很多人知道诗人戴望舒,据说他笔下描述的《雨巷》原型就是秀南街。这条巷子很窄,两侧排布着密集的明清老宅,像这样的文保点就有58处。老宅院修葺后焕发新貌,走进后像是历史与现代的交错空间。
秀南街111号和116号杜氏宅,建于清末民初,如今是醍醐坐书香茶楼。北楼设三间茶室,观景位置绝佳。我去时不巧大门没开,看到门板上挂着的竹筐上展示着茶艺文化。
秀南街110号宋氏宅和114号候氏宅,两栋明清老宅毗邻而居。如今化身为可染丹青和一尺之家美学空间,共同构成艺术与生活融合的文化品牌空间。它既是水墨工作室,也是开放式艺术体验空间。
前厅展示有各种挂画、饰品,中厅陈列有从世界各地淘来的瓷器、陶器和手工艺品等,墙壁上挂着画家的作品,还有各种文创衍生品,琳琅满目。院里遍布各种绿植,花草掩映其间,天井处一株十余岁腊梅绿意盎然。整个空间的设计精致而唯美,巧妙融合了现代与传统元素,充满了浓郁的文化和艺术气息。
后院是临水平台,到河边坐一坐,可以喝杯咖啡,或是吃点东西。旁边一丛芦竹生的旺盛,在风中摇曳生姿。抬眼就是大仓桥,桥身倒映在水面。对面白墙黛瓦,天上云卷云舒,空中不时飞鸟掠过。这里最适合放空自己,享受惬意时光。
秀南街104-108号为沈氏三宅,2024年云间美术馆落户这座老宅。这是一座清代晚期的宅院,坐北朝南,东、西两轴对称布局。前厅里的木梁,走马楼的栏杆,后庭的天井,四合院的设计层层递进。砖雕的纹样里有吉祥寓意,梁柱的衔接藏着榫卯的智慧。
我来的时候,这里正举办“自在生长”特展。75幅作品采用3D建模,清代的木窗棂框住了数字的云,百年的砖墙映着算法生成的山水。这里不仅有绘画,二楼还摆放着瓷器等艺术品。隔壁的慕云轩,各种琳琅满目的古玩、饰品,还有陶器等让人大开眼界。
走到一处小门进去,撞进一片被时间遗忘的地方。高树的枝桠刺破天空,叶子在风里晃动,院子里的风铃声清透,走进这栋建筑是能听到咖啡机的嗡鸣。这里是秀南街98号,如今是曜石艺术咖啡空间。坐在临河帐篷下,不远处的仓桥和两岸人家尽在眼底,耳边音乐声响起,让人有种找回年轻的感觉。
沿着秀南街走下去,我寻到了杜氏祠堂还有观音庙,可惜都吃了闭门羹。一路上,看到绝大多数老宅还未得到修缮,不少文保点居民都已经迁走,墙体斑驳,水泥封窗。沿河民居多数保留原貌,居民仍然保持着枕水人家的生活,平静而悠闲。
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在商业化上比较克制,生活业态依然不完善。这里看不到其他古镇千篇一律的小吃一条街,老建筑修葺后格调更高雅。如今,很多旧街巷的改建还在进行中,相信未来会看到更多的新变化。
中山西路和沿河的旧宅,修葺后新貌是什么样?下期文章我来做解读和分享,敬请期待。
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