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储氢等技术,具有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等特点。根据今年初发布的《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下称“方案”),上海正积极推进“一中心一平台一电站”市级新型储能测试基地建设。其中“一中心”即上海交通大学新型储能科研测试中心已经投入运行。这是记者从正在进行中的上海市节能宣传周上获得的信息。
上海交通大学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占地2500平方米的能源广场,汇聚多种智慧能源前沿技术及解决方案,构成“光储直柔”(应用太阳能光伏、储能、直流配电和柔性交互四项技术)系统——
广场车棚顶部,覆盖有220千瓦光伏;停车场内充电桩,布局了120千瓦直流快充桩,且充电桩具有V2G功能,既能给车充电,也能让电动车“反向放电”;广场上三个绿色集装箱,布局了混合储能单元,包括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短时储能装置,以及锌铁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装置。
这些装置背后,有一套运筹帷幄的“直流微网系统”,系统之核心,在于一个“能量路由器”,它同时连接了光伏储能等直流电网和学校交流电网,并发送各种控制指令。比如,前阵子梅雨季,单靠光伏发电不够用,储能电也几乎用尽,“能量路由器”便可灵活智能地切换至学校交流电网。
上海交通大学智慧能源创新学院能源广场
据介绍,依托这一“光储直柔”系统,上海交通大学新型储能科研测试中心规划建设了储能设备测试评价体系,包括标准功能测试模块、应用场景测试模块以及AI技术赋能模块。下一步,该中心的创新成果,有望进入华能石洞口电厂长时储能中试平台实现“中试”,最终利用石洞口电厂退役机组既有场址,分三期建设600兆瓦应用示范电站。
记者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去年12月,上海制定并印发方案,提出到2026年,建立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产业链线上配资开户论坛,打造2个新型储能产业园,培育10家以上具产业带动效应的优质企业,应用规模80万千瓦以上,储能削峰初见成效,力争到2030年应用规模超过200万千瓦。
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